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2024年招生简介

2024年06月20日 10:00  点击:[]


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 132人,专任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9人、海外留学背景教师3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7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9人;外籍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6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国家级模范教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20余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

学院下设农学系、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资源环境科学系、种子科学与工程系、智慧农业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学实习农场8个教学单位。设有农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6个本科专业;农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生态学、生物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2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现有河南省牡丹特色资源植物高效培育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牡丹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牡丹芍药特色资源植物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特色作物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药食兼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旱地种质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科研平台和9个地厅级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省、市级等科研项目达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科技部项目等8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3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件,实施成果转化50余项。正式出版教材、著作159部,主编120部。学院十分注重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共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

学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理念,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农学相关专业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在校本科生1447人,博士硕士生300余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原薯光”——特色甘薯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受到中宣部表彰,《小康“薯”光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素质拓展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4项,省级奖项27项;“挑战杯”获省级奖项10余项;在生命科学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40余项。2024年,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50%以上,多数考入重点院校深造。

二、专业介绍

农学

本专业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依托河南省作物学一级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和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将农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在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产等领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2013年入选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20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原理,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营养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植物病理学、耕作学、种子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学、智慧农业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适合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管理、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等工作。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校最早开设的理科专业之一。本专业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立足河南区位与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应用生态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模块,在牡丹产业开发、特色生物资源利用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办学特色。依托生物学和生态学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河南省牡丹高效培育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牡丹种质创新和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洛阳市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和创新利用重点实验等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有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生物科学双创人才为目标,坚持“重基础、厚交叉、强实践、求创新”的宗旨,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备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等。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基础生命科学、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或从事开发应用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工作。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该专业是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拥有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牡丹培育与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药食兼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优良的人文修养和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等。

毕业去向:适合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资源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科学是从生态观点出发,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运用到生产和环境建设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为第十批河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学科建设专业,拥有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洛阳市植物营养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洛阳市共生微生物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营养调控博士学位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理论,掌握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及其与环境相协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本学科发展新理论与新技术,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地质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研究法、土壤农化分析、环境学概论、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环境资源法学等。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生态环保、环境检测等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也可在工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管理、科研、教学、生产和技术推广等工作。

种子科学与工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是作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有生物育种和种业科学两个专业方向,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河南省作物学重点一级学科、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学科群;拥有河南省旱地作物种质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产品干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及种子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知识与种业科技发展相结合,能够胜任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经营管理、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的现代种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植物分子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与检验学、种子贮藏与加工学、植物表型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操作技术原理、SPSS软件与应用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种子企业、种子质量检测机构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亦可报考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农艺与种业、作物等研究生方向继续深造。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交叉融合发展起来的新专业。该专业是为了培养信息化时代智慧农业高级人才,由教育部于2020年批准设立的新农科本科专业。河南科技大学智慧农业专业依托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学科群,拥有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移动物联与大数据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科研教学平台。

培养目标:立足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全球视野及良好的理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大数据背景下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理念,能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物联网开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农业与智能化农业装备等。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现代涉农企业、大型农场、高校、现代农业科研部门、政府农业管理部门从事智慧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三、招生计划

热烈欢迎报考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相关专业!

网址:https://nx.haust.edu.cn/

地址:中国·洛阳开元大道263号

招生咨询电话:

学生工作办公室:0379-64163161

学院办公室:0379-64282340


教育部 河南省教育厅 科学技术部 河南省科技厅 农业农村部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