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 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国家粮食核心区和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涵盖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和农村发展7个领域,集中农学院(牡丹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和经济学院6个学院师资优势,旨在培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三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能够胜任农业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1)农艺与种业(095131)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农业硕士是与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土壤肥料、植物保护领域相关行政部门、行业与企事业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培养精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
(3)畜牧(095133)
畜牧领域农业硕士是与畜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等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畜牧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4)渔业发展(095134)
渔业发展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培养具备从事渔业生产、教育、科技研发、农业推广、管理等工作的技能,服务渔业、渔民和渔村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5)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是与优质农产品或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095136)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设施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7)农村发展(095138)
农村发展硕士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农村领域任职资格相关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村社会、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业管理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 学位标准
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业硕士各领域的学位授予标准。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从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素质培养、学位论文、学位申请与授予等方面制定详细标准。
本学位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并将其始终贯穿于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三个环节。培养方式分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最长可延长1年,非全日制最长可延长2年。实习实践不得低于6个月。
3. 培养方向及特色
(1)农艺与种业(095131)
本领域主要涉及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及管理、草业经营及管理,以及相应作物的种子和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下设如下研究方向:作物科学、园艺科学、草业科学、种业科学4个方向。
(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095132)
本领域是研究农业资源利用,植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学科。资源利用方向涵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业环境监测评价与污染治理、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下设如下研究方向:耕地质量培育与提升、肥料加工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4个研究方向。
(3)畜牧(095133)
本领域下设如下研究方向:动物生产、动物繁育原理与技术、营养与饲料作物栽培、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应用、畜产品开发。
(4)渔业发展(095134)
本领域是研究渔业生产、捕捞、养殖及相关内容的科学,涉及水产养殖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下设如下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水生动植物疫病防控。
(5)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5)
本领域可以分为果蔬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粮油食品加工,以及农产品贮藏,食品风险与评估,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等,下设如下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开发、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分析与智能检测。
(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095136)
本领域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原理技术,涵盖包括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等学科,重点研究开发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工程理论、技术、装备和设施,提供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相关工程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高效可持续发展。下设如下研究方向: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及智能装备、设施农业技术。
(7)农村发展(095138)
本领域重点学习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毕业生将具备较强的农村区域规划和部门管理能力。下设如下研究方向:农村公共管理、农业社会发展、农村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发展。
4.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充足、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导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及比例合理。2021年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3人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76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5. 招生和就业情况
为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2021年各领域所在学院根据《河南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各招生领域实际情况,制定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多轮次调剂和复试。对复试内容、形式、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等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招生录取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保证生源质量。2021年本学位点7个领域,共计招生261人,其中全日制招生190人,非全日制招生71人,以本科推免招生人数10人,普通招考招生人数251人。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为毕业研究生主动联系工作。2021年共毕业136人,其中全日制硕士97人,非全日制硕士39人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考取博士研究生5人,毕业生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设计、医疗卫生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就业35人,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企业单位就业47人,在部队工作1人,自主创业等其他途径就业48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党建工作
本学位点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把党的建设放在学生思政工作体系的核心位置,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认真组织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围绕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党支部实际情况,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主线,开展特色党史教育活动。组织收听收看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组织支部所有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组织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学思践悟中共谋事业发展”等为主题的一系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党史学习活动。
(2)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认真贯彻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途径,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党建工作计划等工作。及时组织召开党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议;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支部书记上党课等党建活动。严格坚持相关规定程序,扎实开展组织生活,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和记录组织生活记录本,活动和会议记录齐全、无漏项。
(3)党员教育管理及发挥作用情况
认真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2021级新生学习党章党史,要求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党员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杆、树立先锋形象。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研究生石欣隆、徐榕蔓、豆俏俏、陈自均等获得河南科技大学“抗疫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农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得“河南科技大学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被评为“第三批校级样板党支部”。同时,还涌现援藏、援疆、全国“十大凡人善举”优秀青年刘军雷、李晓芳等优秀研究生党员。
2. 思政教育
(1)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思政教育成效显著
本学位点先后发表课程思政相关教研论文3篇,课程思政改革项目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开设的《食品安全案例》等多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思政课。培育了“博学大讲堂”、“导师有约”、“学者的学术人生”等研究生思政教育品牌,打造了“书记第一讲”、“院长第一课”、“导师第一谈”、“治学修身新生活动月”、“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活动月”等多角度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生乔小全、孙国峰、刘军雷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事迹征集人物。
(2)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助推社会实践育人
依托各类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与学科课程相关的参观、调研、暑期社会社会实践和科技扶贫的“三下乡”活动,构建思政工作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赵志明同学率队获得银奖。建立红色社会实践教育专项团队,组织学生参观“洛八办”、“红旗渠”,结合时事,为学生打造生动且真实化的课堂,使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洗礼,理解新时代历史使命。
(3)筑牢思想政治防线,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组建思政教育理论宣讲团,利用理论讲堂、学术论坛和成长论坛等多个媒介,凝聚思想传导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贴吧、“我i科大”等新媒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发挥“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向学生灌输“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奉献社会”等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考试环节,案例分析资料主要用权威媒体发布的数据或案例,守牢思政教育阵地。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思政队伍根基
本学位点打造了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课程思政队伍,思政队伍师生比科学合理,思政课教师与研究生比例为1:14.3;每200名研究生设置有专职辅导员1人,研究生秘书1人,均具有博士学位。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 课程建设与实施
本学位点注重研究生课程建设,按照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安排部署,修订了2021级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简培养方案涉及到的理论课程,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注重学生课程思政建设,新增《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为公共必修课,本年度共开设了研究生课程40余门。
2. 导师队伍遴选培训情况
严格按照《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河科大研〔2017〕36号)文件要求,完成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学校研究生院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召开了新聘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校长孔留安、副校长李友军出席会议,2021年新聘研究生导师、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副院长等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解读了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传达了《河南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内容。同时,研究生院带领全体2021年新聘研究生导师学习了学校的各项研究生培养制度文件,要求全体新聘研究生导师要严格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
3. 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按照学校总体部署,结合学院实际,认真承办和举办各类宣讲教育专题报告会、专题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本学年组织研究生开展入学教育活动以及“治学修身”教育系列活动,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谈话谈心等活动。组织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系列活动,学习《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河南科技大学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实施办法》、《河南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等文件精神。
4. 学术交流与成果
本学位点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年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本年度在校研究生参加线上、线下举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46人次。学位点每年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本年度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学术报告40余场次,研究生共参与国内各级各类重大赛事活动并获奖10余项。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培养保障情况
1. 研究生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本学位点研究生指导教师获批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14项,有力保障了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升。
2. 科学研究保障情况
2021年本学位点共到账纵向科研经费1882.25万元,横向科研经费602.28万元,指导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成果奖10余项,有力保障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3. 研究生奖助等情况
根据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的通知》(豫教资[2021]45号)文件精神,按照《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河科大研[2017]34号)的要求,学校完善了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2021年度,本学位点发放各级各类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共377.80万元,奖助学金覆盖面为100%。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 学位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明显不足
各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数量有限。本年度虽然获批河南省案例项目数量有所突破,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仍需要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2)研究生高质量多元化成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也应多元化。然而,目前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占比重较大,其他成果如专利、竞赛获奖、创新创业项目等数量还明显不足。
(3)研究生培养硬件设施有待改进
为研究生提供较好的硬件设施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的实验室面积、自习室面积和专业课教室数量都较难满足实际需求,资源设施与研究生规模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
2. 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核心标准,为保证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学位点加强过程管理,狠抓学位授予审核工作,完善学位论文预答辩、学术不端检测、匿名评审、答辩旁听、答辩事后抽检等环节,强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2021年度,本学位点送审和抽检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全部通过,未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六、改进措施
1. 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本学位点继续重点围绕国家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中西部振兴等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凝练和优化学科研究方向,围绕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做文章,不断提升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2. 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
通过现场宣讲和网络宣讲等多种方式,加强生源地招生宣传,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组织专业导师到生源地学校进行招生宣传,解读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奖励措施,提高考生对各专业的认知度,吸引高质量生源报考我校。充分利用网络增加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发挥学院网站的宣传和服务作用,及时准确地发布招生信息,扩大招生信息传递范围,方便考生查阅。
3. 加强研究生培养硬件保障建设
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与地方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小院建设并落地实施,进一步改善校内研究生学习和空间设施不足等问题。